坚持精准扶贫,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强化政策倾斜支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对脱贫难度大的县和村挂牌督战。
在建设发展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过程中,需要按照《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部署,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发展市场真欢迎,人民真满意的现代物流服务,推进我国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推进物流市场放管服改革,建立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监管,切实保障货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物流从业群体权益。
全国A级物流企业已超过9000家,中国物流50强企业收入合计近2万亿元,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开始涌现。深化跨部门、跨区域物流政策协同,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监管。记者今天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202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47.6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12.7万亿元,中国物流市场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最大规模的物流市场。支持网络货运数字化物流平台发展,推进即时物流、电商快递、同城货运等生活物流平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消费物流需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告诉记者,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不是物流强国。
何黎明表示,当前发展现代物流体系,还需要持续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铁路、航空、港口、园区/场站等传统物流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支持智慧园区、智能仓储等建设,推进各类物流资源的协同融合,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更进一步来说,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不仅仅是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更重要的是如何依托数据基础进行更深入的评估与分析,乃至为决策提供依据。
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数据平台来实现这一点。正因如此,大宗商品交易数字化成为头部与腰部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与普通消费型产品不同,这些行业的产品主要处于产业链中上游位置,批量大、金额高,主要采用B2B模式销售。在企业采购端,大宗商品交易解决方案通过系统的高效寻源、内外协同、业务在线、全面评价、数据应用、技术支撑等能力,帮助企业构建采购业务全链路数字化能力,打通企业与供应商协作通路,实现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降低合规风险的运营目标,提升企业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打造新的采购价值中心。
从应用场景来看,端点科技大宗交易解决方案主要面向数字化采购、数字化销售、采销一体化等三大业务场景,分别针对企业的采购体系、销售体系以及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例如以往供应商寻源大部分依托线下,合同签署、订单履约主要通过人工方式。
如何将这些业务全面顺畅地整合到线上并实现内外协同,这是一个挑战。1、数字化变革需要向外延伸占据产业链关键位置的企业想要打造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需要打通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高效运营相互关联的部门以及业务伙伴之间所发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再到送达终端消费者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而在销售侧,大宗商品交易解决方案则重点帮助生产制造企业构建电商平台,解决现有管理和渠道问题,并顺势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和专业化公司协同服务等方向发展。一方面,企业的一些业务流程尚未完全实现数字化,供应端与采购端均存在这一问题。
然而一些企业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内部系统相互孤立,尚未实现数据统一。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企业面对这三个业务场景,可以有针对性选取其中的模块进行部署,并根据需求演进不断调整,有步骤地完成整体的数字化变革旅程。是否具备领先的技术架构来支持复杂的业务场景的要求?是否能实现与内外系统的互通与协同?这些都是企业在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时需要完成的必答题。
在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与内部增长压力下,重点涉及大宗商品交易的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成为必然之举。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链路主要包括研、供、产、销、服等多个环节,许多企业以往建设有ERP、SCM、CRM等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以面对企业内部管理为主,要实现数字化变革,就需要从供、销、服等业务层面向外延伸数字化能力。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大潮的不断演进,端点科技大宗商品交易解决方案也将赋能更多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2、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的关键大宗商品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具有不错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与经验,但面对当下数字经济这一新命题,许多企业仍需要走出困境。
正因为如此,系统的技术支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供应端与销售端都实现数字化后,企业就有能力更进一步实现供销协同,通过销售端的数据进一步预测未来的需求变化,以此调整生产与库存,建立 采、产、销三位一体协同体系,降本增效,提升客户体验。无论企业采取自营模式还是平台经营模式来构建电商体系,都有能力实现交易通路的闭环管理与运营,并基于此实现企业销售的内外协同。在这其中,能源、化工、制造等国家支柱型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关系到整体布局和长远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4、赋能两端,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变革对于企业来说,IT系统只是工具,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利用工具提升业务能力,达成数字化变革的目标,这也正是端点科技大宗商品交易解决方案的价值所在。通过高效利用各环节间的信息,打造新的业务模式与商业形态,内外协同、跨界融合,构建起产业共赢的新生态发展格局。
无论是从业务覆盖、外部衔接还是系统部署方面,端点科技大宗商品交易解决方案都具备先天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大家普遍意识到,利用数字化手段,不仅可以实现降本增效,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难题,更有机会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增加新的增长引擎,并辐射到产业链其他环节,推动行业整体向好发展。
3、端点科技大宗商品交易解决方案全景作为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推手,端点科技面对大宗商品交易领域数字化变革需求,推出了涵盖企业供、销、服等核心业务链路的解决方案一、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企业预期好转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9%。
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政策落实落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8%。
三、市场销售由降转增,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2022年12月份为下降1.8%;两年平均增长5.1%。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4%;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6.0%。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7%;股份制企业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2%;私营企业增长2.0%。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68638亿元,增长2.9%;餐饮收入8429亿元,增长9.2%。总的来看,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伴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5%,上升1.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下降0.02%。
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增长8.1%,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18.8%、4.8%。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6.2%、12.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25-59岁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7%、5.2%、4.1%、3.0%。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40.8%、16.3%。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133万平方米,下降3.6%;商品房销售额15449亿元,下降0.1%。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8103亿元。国家统计局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7476亿元,增长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7%。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0%、5.4%;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加快,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9%、3.8%。